立即下载
托口镇:“榜样背包”进校园 以“心”破“虚”重塑青春坐标
2025-11-04 15:58:14 字号:

托口镇:“榜样背包”进校园 以“心”破“虚”重塑青春坐标

1-700.jpg

10月31日下午,在托口镇中学食堂二楼,一场特殊的“青春对话”正在上演。没有空洞的说教,只有一个装满“人生石头”的旧背包——这是“第十八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湖南省最美大学生”等荣誉获得者李佳钰的“秘密武器”。他将抗癌经历、学业逆袭与戒断手机沉迷的挣扎,化作可触摸的“成长实物”,在托口镇中学掀起了一场“破虚拟之困”的榜样教育风暴。这场由托口镇政府联合托口镇中学发起的“励志榜样进校园”系列主题活动,正以“心”破“虚”,重塑着乡村少年的精神坐标。

托口镇.png

从“抗癌斗士”到“青春导师”:榜样背包里的“三块石头”

“这背包里装的不是书,是我背了十年的‘石头’。”李佳钰的开场白瞬间抓住了全场学生的目光。他掏出第一块“石头”——一顶化疗时戴的毛线帽,讲述19岁确诊癌症晚期后“吃了吐、吐了吃”的化疗日常;第二块“石头”是一本翻烂的编程笔记,记录着因颈椎后遗症无法久坐,却坚持“碎片化学习”的逆袭之路;第三块“石头”是一部旧手机,见证着他从“熬夜打游戏的特困生”到“用B站学编程的竞赛获奖者”的蜕变。

“他不是遥不可及的‘学霸’,而是和我们一样会迷茫、会软弱的普通人。”2402班杨曼婷同学在学习分享中坦言。她以“不是学霸,只是比昨天多坚持一点点”为主题,拆解自己的“成长行囊”:自律计划表、校园活动奖状、错题本——这些“小石头”拼成了她从“英语完形填空错一堆”到年级前列的轨迹。而2302班瞿成辉的“普通进步日记”更引发共鸣:“每天3道基础题、一张写满单词的便利贴、互助小组的讨论记录……这些‘石头’让我从‘学不进’变成‘有点会’。”

从“单向宣讲”到“双向奔赴”:互动仪式中的“心灵共振”

与传统说教不同,本次活动以“沉浸式互动”贯穿全程。“石头传递”仪式:李佳钰邀请学生触摸他的“抗癌背包”,现场体验“背石头”的重量;“互助小组”模拟:瞿成辉带领学生现场组建“学习搭子团”,演示如何用“每日3题+错因标注”攻克数学;“手机隔离挑战”:杨曼婷发起“15分钟不碰手机”实验,引导学生感受“专注学习”的心理状态。

托口镇党委副书记(挂职)苏霖表示:“我们刻意避免‘高高在上’的榜样叙事,而是让榜样成为‘可复制的成长模板’。当学生发现‘抗癌斗士’也曾沉迷游戏,‘学霸’也曾因粗心丢分,榜样的力量才真正‘落地’。”

从“一场活动”到“一套机制”:教育强镇的“托口路径”

活动并非“一过了之”,而是融合了托口镇以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引领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长效机制,持续加大教育投入、确保教育支出只增不减,坚持奖励考录知名高校的户籍内高中毕业生;持续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创新捐资助学方式,构建政府搭台、社会组织唱戏、企业参与、学校统筹的助学新格局,联动上级关工委、镇书画家协会、群红农庄等实体企业开展“书画义卖·爱心助学”活动,募得资金1万多元资助困难学生;持续做好义务教育阶段补贴全覆盖、控辍保学等重点工作,维护教育公平的底线,持续守好教育安全的各项责任、共筑教育安全的最大同心圆,为优质教育提供供给性支撑和发展性保障,联动长沙学院等高校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搭建实践育人新平台、校地共建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一系列务实举措都服务于乡村振兴这盘“大棋”,更是以教育强镇建设推动镇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有机探索,通过“教育+社会+产业”的深度融合,构建起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生态。

从“乡村中学”到“乡村振兴”:人才回流的“源头活水”

托口镇政府此举背后,暗含着乡村振兴的人才战略考量。“把老乡留在老家,乡村才更有希望”,通过“励志榜样进校园”,托口镇不仅破解了“网络沉迷”这一学风顽疾,更在学生心中埋下了“奋斗改变命运”的种子——这些“背起石头”的少年,未来或许就是“返乡创业”的主力军。

图片3.png

“今天的活动,是托口镇‘人才培育’链条的起点。”托口镇党委书记易石林表示,“我们不仅要‘引才回乡’,更要‘育才在乡’。当孩子们明白‘奋斗是青春最亮的底色’,乡村振兴就有了最坚实的‘源头活水’。”

活动结束时,李佳钰将“抗癌背包”留在了托口镇中学。“这些‘石头’不该只属于我,”他说,“它们应该成为每个托口少年的‘成长信物’——当你觉得扛不住时,就来看看它们,记住:每一块硌人的石头,终将成为你王冠上的钻石。”

夕阳下,学生们簇拥着榜样合影,眼神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或许,这场活动播下的“种子”,将在未来的某一天,长成托口镇乡村振兴的“参天大树”!


审核:邱曦  终审:蒋耀南

来源:托口镇

作者:苏霖(通讯员)

编辑:唐艺芬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