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落实“五育并举”,深挖怀化屈原文化发源地优势,芙蓉小学打造“楚之源民乐团”,以“楚韵传承+美育育人”为核心,通过特色课程与科学培养体系,让国乐成为滋养学生成长的文化养分。
课程创新:楚韵非遗相融,美育落地生根
作为乐团核心特色,课程体系实现技艺提升与文化浸润双向赋能。传统板块以《喜洋洋》《金蛇狂舞》为载体,夯实演奏功底;红色曲目《我的祖国》《红军哥哥回来了》融入教学,在旋律中厚植家国情怀。更具亮点的是本土文化与非遗的深度渗透:学生走进阳戏工作室,亲手操作锣鼓铙钹,感受地方戏曲的韵律魅力,六年级学生感慨:“敲响阳戏锣鼓的瞬间,才懂老手艺里藏着的家乡味道”;楚韵启蒙课程结合《蒹葭》等经典,溯源先秦音乐文化,让学生在吟唱演奏中触摸楚地文脉。
![]()
体系构建:三级阶梯培养,夯实人才根基
科学的“普及—提高—精尖”三级培养模式,为课程落地提供坚实支撑。66名一二年级学生通过电子琴、古筝、二胡兴趣社团完成音乐启蒙,建立预备队梯队;41名三至六年级学生经选拔组成拉弦、弹拨、吹奏、打击四大声部核心队,已熟练演绎15首经典曲目。
![]()
实践赋能:多元展示传声,国乐影响延伸
乐团以实践为桥,每年固定开展迎新展示、民乐专场等四大活动,其中民乐专场年均吸引200余名家长参与,成为校园文化名片。校外赛场屡获佳绩,先后斩获湖南省第七届第八届中小学艺术展演器乐类一等奖等10多项荣誉。
楚韵润苗,国乐传情。“楚之源民乐团”以特色课程铸魂、科学体系筑基,让传统文化在校园落地生根。未来,学校将持续深耕文化与美育融合之路,让国乐之声为文化传承注入持久活力。
来源:芙蓉小学
作者:廖霞、唐乙烜(通讯员)
编辑:刘斯苑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