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银发映初心 冰湖写大义——记托口镇关工委副主任、“中国好人”陈海明勇救落水儿童的事迹
2025-09-23 14:33:41 字号:

银发映初心 冰湖写大义——记托口镇关工委副主任、“中国好人”陈海明勇救落水儿童的事迹

1.jpg

提起陈海明的名字,不仅在托口镇家喻户晓,而且在洪江市、怀化、乃至湖南、全国都传开了。这位1953年5月出生,有着40年党龄的土生土长的托口人,从怀化市外贸租赁公司退休后便回老家居住,是镇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副主任,平日里和蔼可亲,是孩子们口中亲切的“陈爷爷”。乐于助人的他喜欢在镇上的文化广场散步,和街坊邻里拉拉家常,看到孩子们追逐嬉戏,脸上总会露出慈祥的笑容。然而,在这份平凡与慈祥之下,却蕴藏着一股临危不惧、挺身而出的英雄气概。他用一个寒冬里的勇毅一跃,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生命赞歌,也为我们诠释了“中国好人”的深刻内涵。

危急时刻,那一声划破寒冬的呼救

时间回溯到2024年12月20日那个寒冷的冬日下午5时许,天空灰蒙蒙的,凛冽的北风卷着湖面的水汽,吹在脸上像刀割一样。尽管天气寒冷,却在美丽的托口清江湖畔,锻炼身体的,湖边漫步的以及成群嬉戏玩耍的孩子们倒也不少。71岁陈海明像往常一样,沿着湖边小路散步,这是他多年来养成的习惯,既能锻炼身体,也能看看镇上的新变化。突然,一阵撕心裂肺的呼救声划破了湖畔的宁静:“快来人啊!有孩子掉水里了!”一个惊慌失措的妇女正在声嘶力竭地呼喊。

陈海明心头一紧,循声望去,只见不远处的湖面上,一个孩子正在冰冷的湖水中拼命挣扎,小小的脑袋时沉时浮,双手无力地拍打着水面,溅起一束束水花。

情况万分危急!湖水深不见底,冬天的水温极低,孩子在水中多待一秒,就多一分生命危险。周围没有其他青壮年,时间就是生命!

纵身一跃,七旬老“关工”的生死抉择

来不及细想,没有丝毫犹豫,这位年过七旬的老人,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为之动容的决定。他一边朝着事发地奔跑,一边迅速脱下外衣。奔跑中,他的心脏在剧烈跳动,多年的老腿也有些发颤,但他的眼神却异常坚定。他知道,自己是名党员,是关工委的副主任,保护孩子,责无旁贷!

跑到岸边,顾不上刺骨的严寒,纵身一跃“扑通”一声,跳入了冰冷的湖水中。湖水瞬间包裹了他的全身,激得他一个寒颤,几乎喘不过气来。但他顾不上这些,奋力向孩子游去。刺骨的湖水像无数根钢针,扎着他的皮肤,侵蚀着他的体力。毕竟上了年纪,每划动一次手臂,都显得异常沉重。他咬紧牙关,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快!再快一点!一定要把孩子救上来!”

靠近孩子时,他发现孩子已经因为呛水和恐惧,几乎失去了意识,身体正在慢慢下沉。陈海明用尽全身力气,凭借自己坚韧的毅力,奋力游到孩童身边。一把抓住孩子的衣服,拉向自己,速将小男孩翻过身来保持脸部朝上,避免再呛水,一手艰难地划水,奋力向岸边回游。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终于将孩子成功安全救上岸。

平凡英雄,永不褪色的党员本色

此时的他,浑身湿透,嘴唇冻得发紫,累得几乎虚脱,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然面对处于昏迷状态的孩子,他又立马采取倒立排水急救措施,轻轻拍打孩子吐出了好几口水,才慢慢地苏醒过来。经过初步检查并无生命危险时,他紧绷的神经才终于放松下来,脸上露出了疲惫而欣慰的笑容。

事后,孩子的家人带着礼物,千恩万谢地来到陈海明家中,却被他婉言谢绝了。“我是一名老党员,也是关工委的一员,保护孩子是我的本分。换了任何人,都会这么做的。”朴实无华的话语,却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最纯粹的初心和最崇高的品格。

陈海明的义举,如同一股暖流,温暖了整个托口镇,也传遍了三湘大地。他的名字,光荣地登上了“湖南好人榜”,被中央政法委评为“全国见义勇为勇士”,并在2025年8月,第二次入选“中国好人榜”。这些沉甸甸的荣誉,是对他英勇行为的肯定,更是对他高尚精神的褒奖。

如今,陈海明依旧忙碌在关工委的工作岗位上,用他的余热继续关爱着下一代的成长。说到陈海明,托口镇关工委主任申成树起大拇指说:“10年来,他带头义卖赞助困境学子,积极参与青少年安全巡逻、交通安全和防溺水宣传、环境卫生等清扫活动,帮扶23名困境学生重返校园……”他常常对年轻党员和孩子们说:“人老了,但党员的本色不能褪。只要孩子们需要,只要社会需要,我这把老骨头,还能再出点力。”寒冬里的那一跃,跃出的不仅是一个宝贵的生命,更是一名老党员的担当与情怀。陈海明用他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英雄,并非遥不可及,他们就在我们身边。他们或许满头银发,步履蹒跚,但心中那团为党分忧、为民奉献的火焰,却永远炽热,永不熄灭。他的故事,将激励着更多人,在平凡的生活中,书写不平凡的人生篇章。

审核:邱 曦   终审:蒋耀南

来源:市关工委

作者:邬国荣、杨学祥(通讯员)

编辑:刘斯苑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