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洪江市全面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紧扣“水清、岸绿、安全、生态”的目标,因地制宜推进清江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修复与保护工作。经过几年的持续治理,清江湖现已呈现“水体洁净、岸线葱郁、生态稳定”的良好局面,生态效益不断显现。
清江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市托口镇境内,2014年在托口电站建成蓄水后,形成了如今水域面积广阔的清江湖。8月21日,清晨的清江湖,烟波浩渺,水面澄澈如镜,清漂船正穿过波光粼粼的湖面进行作业,工作人员穿着救生衣手持打捞工具,熟练地将水面上的塑料袋、白色泡沫、废弃木板等漂浮物收入船舱,日复一日守护着湖面的洁净。
垃圾清理工作人员唐永付说道:“我们每天清理水面以及沿岸的那些垃圾,一天一次或两次,每次10吨左右的样子。”
作为沅江上游及湘西南最大的人工湖,清江湖蓄水水面面积为51.77平方公里,有着 “小洞庭”“西海” 的美誉,不仅是托口镇、江市镇等15个沿岸乡镇的直接供水水源,对长江流域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及作为生态安全屏障,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水库建成之初,由于管理理念落后、制度设置不全等原因,导致上游垃圾和水葫芦、水白菜在湖区聚集,移民在库区肆意围网养鱼,周边安置区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入湖,湖边畜禽养殖泛滥,严重威胁到清江湖水质安全。
当地统筹多部门协同治理,大力推进清江湖生态保护项目的实施。先后启动了清江湖国家湿地公园、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污染底泥环保疏浚、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一系列项目建设。拆除关停清江湖主干流500米内规模畜禽养殖场11户7千余平方米,清退清江湖网箱285户3500余口,清理面积60多万平方米。持续开展人工增殖放流工作,已连续10年常态化向清江湖开展人工增殖放流活动,投放各种规格的优良水产苗种达720万尾。同时,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对库区水上漂浮物、垃圾进行打捞清理,库区水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托口镇副镇长蒲宇鸿告诉记者,17年以前清江湖湖面经常有漂浮垃圾,这几年,托口镇从“堵”和“疏”两方面发力,“堵”就是安排人员沿湖打捞湖面垃圾,划定禁渔区,加大禁捕退捕力度,严格打击“电、毒、炸”,整治周边排污农家乐。通过树立警示牌,发放宣传单等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疏”就是通过保护生态环境,发展旅游业,鼓励村民开民宿,卖土特产,让大家知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如今的清江湖,垃圾不见了,网箱拆除了,湖岸染绿了,水质清澈了,生态治理成效显著。从2017年至2023年,清江湖两个国控断面水质达标率100%,水质达到地表水Ⅱ类环境质量标准,湖底质总磷、总氮含量相对较低,三年来未发生水体富营养化和水华现象。通过植被恢复、水质改善等措施,目前湖区共有植物874种,鸟类112种,鱼类49种,两栖动物16种,爬行动物27种,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
在保护的基础上,清江湖国家湿地公园探索出资源合理利用的新路径。秀美的湖区环境带动了当地旅游业蓬勃发展,形成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湖区经济圈,绿色发展的红利惠及更多百姓。
蒲宇鸿表示,通过开展生态环境整治工作,清江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如今湖水清澈见底,水面辽阔,周边群山环绕,通过串联托口千亩杨梅基地、三里海上侗寨、清江湖露营基地、群红农庄等旅游资源,推动托口镇民宿、农家乐突破60家,全年旅游人次突破20万,旅游收入达2000万元。
审核:邱曦 终审:蒋耀南
来源: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邱思雨、梁孝亮
编辑:朱彦星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