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沅城村:生态为墨 产业筑基 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2024-11-09 16:34:05 字号:

沅城村:生态为墨 产业筑基 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302c86683ad601ced48ce904d3202c0.jpg

沅城村坐落于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市西南部,该村三面环水、景色怡人。近年来,该村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将昔日杂草丛生、乱石遍布的十里河滩,精心打造成了风景如画的“沅神湾生态度假区”。通过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特产品,沅城村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更实现了从农产品到旅游商品、从农民到旅游从业者、从农村到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华丽蜕变。目前,该村每年接待游客达20万人次,村民就业工资收入、产品销售及旅游服务年收入100万以上。

深秋时节,早上的沅城村,阳光撒落在河面上泛起点点金光,流水潺潺,清脆的鸟鸣声,唤醒了沉睡的露营者们。他们或躺或坐在河滩上,享受着这难得的宁静时光。游客胡梅正在制作早饭,这里空气清新风景秀丽,在这里露营她感觉十分惬意。

沅城村文旅资源丰富,红色、绿色、古色资源交相辉映,是红二、六军团长征重要纪念地。近年来,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通过以市场主体出钱出资、村级集体出物出地、村民出工出力的方式,充分利用自身“三色”资源优势,将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文旅产业发展相结合,通过平地铺泥、种花播草等措施,昔日的破败乱石滩焕然一新,成为了如今风景如画的休闲度假区。

湖南省农科院驻沅城村工作队队长彭伟正告诉记者:“‘三色经济’一个是农业的优势,一个是文化旅游的优势,再一个就是非常美丽的自然风光,所以要把这些优势发挥出来,同时把这些短板补足起来。”

通过强优势补短板,村里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乡村风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村以文旅产业为龙头,催生了一大批旅游从业者,村集体经济收入也从两年前的不足2万元到现在50余万元,全年累计接待游客20万人次。在发展文旅产业的同时,驻村工作队还利用自身湖南省农科院的农业科技优势,从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全方位提升农业产业链水平。“托口白姜”是沅城村的地标产品,在驻村工作队的技术支持下,今年村里的200亩白姜长势喜人,产量有明显增长,平均每亩为村民增收2万元。

今年村里还投资80万元,引进了全套生姜加工生产线,打响沅城白姜品牌优势,带动村民就业增收,效应将辐射周边多个村庄。

“白姜是我们沅城村的一个重点的作物,也是我们工作队主要帮扶的一个作物,最近几年我们也逐渐向邻村发展了100多亩,全年每亩的产值在3万,全村的产值能够达到7—8百万元,能够带动30—40户农民致富。”谈起白姜产业,彭伟正头头是道。

为用好、用活当地的生态资源优势,省农科院驻村工作队,还以农旅融合为目标,筹资30万元,建设了14个反季节蔬菜大棚。通过开展特色作物或反季节蔬菜种植,引进科研团队开展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种植,引导村民发展设施农业,以采摘体验和农耕研学园等方式,实现农旅融合促进发展。

“它的学名叫石刁柏,俗称芦笋,这是国内外都很畅销的一种蔬菜,销售价格一般在10元以上,高的时候卖到15至16块一斤,这是我们农科院引进的特种蔬菜,种1年可以在10年内都有收获,产生的经济效益是非常可观的,据我们测算一亩芦笋每年产生的经济效益达到水稻的3到4倍。”在蔬菜大棚前,湖南省农科院驻沅城村工作队队员张展向记者介绍这棚内种植的新品种。

如今,沅城村已在农文旅融合发展中,蹚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先后获得湖南省乡村振兴重点村、中组部第三批红色美丽村庄建设项目村、湖南省特色旅游名村等荣誉。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沅城村将在生态、农业、文游等多个领域持续发力,一幅更加壮美、更加动人的乡村振兴沅城画卷将徐徐展开。

审核:邱曦 终审:蒋耀南

来源: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梁孝亮 邱思雨

编辑:倪自芳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