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江市新闻网讯(通讯员 张丽珠 邓艳凤)11月14日上午,笔者来到铁坑村倒水湾卫生室,贺祖军像往常一样正背着医药箱行走在村道上,为村里行动不便的老人和困难群众进行健康检查和诊疗随访。
贺祖军对笔者说道:“作为一名医生,我最大的心愿就是病人能在我的帮助下恢复健康,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坚守村医岗位,守护村民的生命健康就是我的初心和使命。”
贺祖军是黔城镇铁坑村村民,出生在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年,2004年5月入党,七十岁的他见证了新中国从成立初期到繁荣昌盛的巨变。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村缺医少药的现象十分普遍,经济生活条件也很差,村民们生病往往因为得不到好的治疗而耽误病情,贺祖军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励志要做一名守护乡亲们身体健康的乡村赤脚医生。从1969年从事村医一职以来,他一直坚守在倒水湾卫生室,几乎全年无休,风雨无阻,他所在的卫生室平均日诊10余人次,年诊3000次以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干就是50年。
贺祖军所在的铁坑村有2600多口人,如今村里大部分年轻人都外出务工,留下的多是老年人和孩子在家。他始终把村民的冷暖健康记在心间,视病人如亲人一般悉心照料,每一位村民都健康是他最大的心愿。他每天都会按时在卫生室坐诊,每季度为全村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测血糖、血压,对行动不便的老人和困难户还会定期进行上门随诊,为家境困难的病人减免医药费,勤勤恳恳,热心细致。
行医50年来,贺祖军急病人所急,利用精湛的医术无数次将危重病人从死亡线上抢救回来,村民们无不对他充满感激敬佩之情。回想2017年的一个冬天,村民邱芳梅焦急地抱着4岁的孩子冲进诊室,当时孩子已经接近休克,不省人事,情况万分危急。贺祖军马上停下手中的工作,立即采取急救措施,硬是从死亡线上将孩子拉了回来。孩子的母亲也因为悲伤过度一度昏厥,他依旧冷静处置,将母亲的病情也稳定了下来。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出于对家乡的热爱,贺祖军同志总会积极践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参与村里的公共事业。2019年在铁坑村19组组级公路硬化建设中他带头出资5000元,带领村民们一起出钱、出力,将几十年的渣土路终于改造成平整宽敞的水泥路,大大方便了村民的生产生活出行。
如今,他虽已年过七旬,但他依然坚守在村医的岗位上,用自己的医术和热心,托起父老乡亲的生命之光,用无私奉献和善德善行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来源:黔城镇人民政府
作者:张丽珠 邓艳凤
编辑:肖焙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