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农业用地“种”房子定会“挨板子”
2018-11-05 16:16:49 字号:

  日前,天津市委印发通报,对武清区党委、政府和24名领导干部进行严肃问责。其中,对10名局级干部,给予党纪政务处分5人,诫勉2人,批评教育3人;对14名处科级干部,给予党纪政务处分8人,诫勉4人,批评教育2人。(11月4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农业用地上竟能“种”房子?这一怪相竟然真实发生了。天津市集中开展了“大棚房”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截至9月底,共排查出1910个“大棚房”和其他以设施农业项目为名的变相“大棚房”,目前已将这些“大棚房”全部拆除并恢复农业用途。

  据之前人民日报介绍,在农业用地上违建“大棚房”,大多是“挂羊头卖狗肉”,打着乡村振兴、现代农业项目的幌子,在耕地上不种粮食种“房子”。有的远看是大棚,进里面一看,亭台楼阁、小桥流水,除了几块象征性的蔬菜地,都是小庭院。原来,这都是投资者打着乡村振兴的幌子,以农业项目为名,大兴房产建设之实。

  “粟者,王者之本事也,人主之大务,治国之道也。”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和耕地作为我国最宝贵资源的战略定位,决定了必须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目前,虽然我国粮食连年增产、库存高企,但要清醒看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都不可避免要占用一定数量耕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还湿,治理污染耕地等,也要调减一部分不稳定耕地;我国耕地质量总体不高,还不能满足粮食和农副产品的生产需求。耕地保护面临数量、质量、生态等方面的多重压力,不能有丝毫放松,不允许犯难以挽回的颠覆性错误。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耕地红线”一定要守住。耕地关系十几亿人吃饭的大事。耕地保护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社会稳定,始终是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绝不能有闪失。乡村振兴和农业项目绝不能以牺牲耕地为代价。

  守住耕地红线,必须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政绩观。为何这些“大棚房”还能上马?政绩冲动是根子。一些地方盲目图政绩,上项目缺钱,吸引资本下乡只顾面子、不顾里子,不惜在现代农业园区“造盆景”,甚至不惜践踏耕地红线,这是鼠目寸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政绩观,既要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既要做显功,也要做潜功,不计较个人功名,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历史沉淀之后真正的评价。

来源:市纪委监委

作者:张 雪

编辑:肖焙丽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