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教师节来临,身为教师的我百感交集。并不是因为自己的节日,而是想起伴我走过人生风雨的恩师。我不知用怎样的方式传达我的永恒感激,更不知道这一生如何报答你们的无限深情,惟有心里永远记挂着,作为鞭策自己前行的动力。为此写下这点文字,略表寸心。——题记
难忘的启蒙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气,说上一句话也惊天动地……”每当聆听这首歌曲,我就想起了您——亲爱的老师。正如歌中所唱,曾记得在我幼小的心里,我是多么羡慕和钦佩您啊!您是那么圣洁高尚,仿佛这个天地您无所不知;您是那么神气威武,好像所有事情您无所不能。
“一二点点头,三四伸伸手,五六弯弯腰,七八快坐好。” “左手向左伸,右手向右伸,向前弯弯腰,大家快坐好。” 在您自编的儿歌中,我们手舞足蹈,认识了数字,分清了方向。
放学后,您布置我们自已采集芦苇杆,做成100根两寸来长的棒子,我们一路蹦跳,一路采摘。第二天我们就将自制的小棒子用橡皮圈捆扎得整整齐齐,自豪地摆在桌子上。您教我们一边数棒一边认识数字。就这样,从没有上过幼儿园的我们很快学会了数数,掌握了比较大小。
就连发作业本,您都让我们边传边唱:“传传传,一个一个传,拿了自己的,再往后面传。”我们巴望着拿到自己的本子,写作业是多么愉快的事情啊!
体育课上,在学校的那棵大榆钱树下,您教我们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您扮“母鸡”,任凭“老鹰”怎样凶狠顽固,您都死死地护着我们,那时我们多么感动啊,牢牢扯住您的衣襟,生怕遭到“老鹰”袭击,这也使我们增添了不少勇气。您还教我们玩丢手绢的游戏,我们围成一个圈,其中一个同学绕着圈子,悄悄地把手绢丢在我们屁股后面,我们反手不停地在背后瞎摸,要是摸上手绢,立即起身,拔腿就跑,不然被丢手绢的同学捉住了,就要被罚表演节目。有时,丢手绢的同学故意丢得老远,您总是笑着示意我们,我们也总是心领神会。那是多么快乐的日子啊!
那个年代,还有什么比上学更让我们难忘的呢?贫穷、简陋、辛苦虽然可怕,但已不足为惧。您已悄悄在我们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希望的种子。
特殊的关怀
然而,由于贫穷,就是这点快乐的日子也在辍学中结束了。初二那年,为了生计,我和许多农村孩子一样,只是更早踏上了打工之旅。与别人不同的是,为了照顾家人,我没有去很远的地方,只在附近一家印刷厂排版。每天是单一机械的重复工作,毫无兴趣可言。特别是寒冬来临,握着冰冷铁夹的手冻得不听使唤,更是朝思暮想读书的时光。可是梦想早已破灭。
就在我心灰意冷的时候,没想到你们竟给我带来了惊人的消息。那天正逢赶集,初冬里的阳光格外温暖,姐姐赶来告诉我,你们到家劝学,并承诺免学费。您可知道?那一刻,我激动得热泪盈眶,连工钱都未结算就直奔学校。来到离别一年的校园,见到你们和昔日的同学,我忍不住潸然泪下。对于我,除了眼泪还有什么能表达我的激动之情?我清楚地记得,返回学校,您对我说的第一句话:“还想考中专吗?”我半晌无语。您可知道?并不是我不想,而是不敢想,我已落下一年的课程,怎敢奢望?能捞个毕业证已是我最大的愿望。然而您这一问,却鼓舞了我的信心,似给了我无穷的力量。
自此,我非常珍惜读书的日子,比往日更加勤奋刻苦。你们更是对我倾注了满腔心血,给了我无尽的鼓励和耐心的辅导,使我在两次模拟考试中居然获得了年级第一名。填报志愿时,你们见我不善表达,让我填报卫校。而我执意报考师范。你们可知道?我早已下定决心当一名老师,因为是你们重新点燃了我人生的希望。
也许我的家庭是不幸的,但是我的人生是幸运的。
可怜的薪水
当我终于成了一名老师,我才知道你们的艰辛和不易。
九八年我第一次领到工资时,不由感到惊讶:你们的工资与我相差无几,民办老师则比我还少一半多,仅110元一月。而您告诉我:“工资能按时发到位,已经算幸运了,至少还能勉强维持基本的生活。你们读书的那几年,由于财政紧张,工资常常不能按时到位,有时好几个月发不出,那才叫难哩!”耳闻此言,我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说不出是敬佩还是怜悯。你们大多已入不惑之年,上有老,下有小,仅靠这微薄的工资,难免捉襟见肘,持家必须精打细算,买菜不得不讨价还价。而你们在如此境遇中,依然对学生这般关心,我则更是受宠若惊。在这世上,除了父母,还有谁如你们泽被后世,无怨无悔?
半辈子,你们克勤克俭,对工作始终满怀热情,对学生总是无私奉献。怪不得世人都说:选择了教师,注定了清贫,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正如歌中所唱“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支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洒下的是泪滴。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个讲台,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也许教师这个职业并不受人垂青,而我却深感幸福与满足。因为一路上有你——敬爱的老师,才使我走过了人生的风雨,看到了人生的希望,收获着人生的快乐。你们犹如父母一样,是我这辈子最大的恩人,这份深情我无法报答,只能永远铭记并鞭策自己前行。教师节即将来临,谨以此文表达我全部的敬意与感激。
来源:洪江市第六中学
作者:覃秀珍
编辑:肖焙丽